授權與培養部屬:決定20%的策略,授權80%的細節
經理人月刊 / 2008/02/15
「我當然知道要授權,但不知道該怎麼做…」很多主管沒來得及享受升遷的快樂,就得每天打電話求部屬幫個忙,更別提還得抽時間培養新人了。只要運用80/20法則,找出關鍵的人、關鍵的事,當主管,也可以很輕鬆。
撰文/陳芳毓
★受訪者小檔案
陳之逵
出生:1959年
學歷:東海大學資訊科學系
現職:惠普科技企業軟體事業處協理
加入惠普前,陳之逵曾任台灣IBM軟體事業處業務經理,負責軟體銷售相關業務長達12年,在政府、電信、金融及中小企業客戶等軟體產業有豐富的銷售經驗。
「2004年,我第一次當業務主管。那半年根本是生不如死!我當然知道要授權,但不知道該怎麼做……」這句話,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。但難以想像的是,當年的菜鳥主管,現在已經是台灣惠普(HP)企業系統服務事業群,最年輕的部門主管。
38歲的陳之逵是惠普軟體事業處資深協理,曾在IBM軟體業務部門工作了12年。只是,當超級業務員變成初階業務主管,角色易位,一連串問題也跟著來。
擠牙膏理論,找出有影響力的關鍵成員
當年,陳之逵的上司有個習慣:周六晚餐後開始發e-mail提出要求,周一就要收到進度報告。陳之逵只好花一整個周日,逐一打電話詢問下屬。然而,部門裡明明有10個主管,老闆卻只盯陳之逵和另一個主管,因為他們分別負責五分之三與五分之二的業績,其他人都只是支援性質。
「向來都是老闆跟我要業績,現在怎麼變成我去求屬下幫忙?」陳之逵向同期的新手主管吐苦水,得到了一個解答:擠牙膏理論。
「怎麼擠牙膏最省力?」陳之逵自問自答,「當然是從前面啊!」他解釋,主管要做長期計畫,但也要交短期成果。想迅速又省力地得到結果,主管可以挑一、兩個觀念契合的同事一起做一件事,剩下的人看到就會想:「原本只有主管這樣做,現在有3個人都這樣做耶!」很快地,就會有愈來愈多人加入。
陳之逵會先花3、4個月觀察,找出那一、兩個關鍵員工。他們通常資深、績效好,也樂意分享工作技巧,幫忙其他同事,甚至能擔任安撫同事情緒的導師,陳之逵稱他們為「小leader」。
惠普的軟體事業處有14人,包含業務、行銷和研發。研發和行銷團隊都有自己的小leader,業務部門的小leader則由陳之逵自己兼任。他只要把80%的時間,都放在這2個leader身上,就能掌握整個團隊。
陳之逵認為,把細節交給小leader負責,主管不但多了做計畫的時間,還可以培養接班人,一舉兩得。「我又不是小學老師,不需要每天盯學生功課寫完了沒?寫得好不好?細節讓leader來看就好!」他笑著說。
一旦開始行動,就忘了繼續思考
把多數時間花在思考,是用80/20法則管理時間的重要概念。「少行動,因為我們一行動就不思考,」《80/20法則》一書指出,時間根本不會不夠用,問題出在人們只善用了其中20%;而就是因為時間太多,才會不斷地藉由「重做事情」來浪費它。其實,為了趕上事情的最後期限,人們通常只有在最後20%的執行時間裡才具生產力。
2006年,匯豐銀行的貴賓理財部門,首度嘗試大型的行銷活動。陳俊宏依舊遵循80/20法則,把大多數時間花在思考「貴賓理財客戶最需要什麼?」為此,他做了許多焦點團體、問卷調查,甚至跟忠實客戶討論,最後決定把「信任感」做為行銷活動的主軸。
「廣告主角是誰?贈品送什麼?拍攝場景在哪?貴賓理財中心怎麼布置?這些細節都只是錦上添花。關鍵訊息對了,就對了!」陳俊宏解釋。
然而,「思考顧客需要什麼」這類策略規畫型的事,聽起來遠不如「如何把貴賓理財中心布置得富麗堂皇」等執行面的事,來得刺激有趣。陳俊宏笑說,開會時最常發生的狀況是,原本是嚴肅地討論策略規畫,但只要一有人提到,「我看到某某銀行,布置得如何又如何…」大家就會紛紛岔開原本的討論,加入新話題。
這時候,陳俊宏會先讓大家天馬行空地抒發意見,接著再說「我們可以另外開會討論」或「如果有興趣,會後再來討論」,提醒大家回歸正題,否則80%的時間,就會浪費在無關緊要的話題上。
陳俊宏坦言,像裝潢分行這類的事,做起來立竿見影,成就感十足,的確很吸引人。然而,新手主管最忌諱的就是跟屬下搶事情做,卻不思考長遠規畫。
為了不讓自己分心去做有趣但不重要的小事,陳俊宏會把每周最該做的6~8件事,寫在利貼上,貼在電腦螢幕旁,隨時提醒自己。他每周也會跟下屬討論工作重點和報告方向,確定之後再繼續往下做,避免讓下屬走冤枉路。
用20%時間,創造80%快樂
用80/20法則管理時間,不僅能讓工作更有效率,也可以讓生活更幸福,這是因為生活中80%的快樂,只需要我們20%的時間。
在那段經常加班到11點的時間裡,陳俊宏回到家時,妻子早已熟睡。「反正她也累了,我最好不要吵她,」剛開始,陳俊宏這樣安慰自己,但漸漸地,他發現與妻子的對話愈來愈少,愈來愈不投機。他恍然大悟,唯有減少工作時間,才能挽回家庭生活。
於是,陳俊宏重新調整工作步調。女兒會說話之後,他每天都和女兒約好,第二天要陪她說個故事或看場電影。父女間的小小約定,成為他每天有效完成工作的動力。下班後的時間,留給女兒;女兒睡覺後的時間,則留給妻子。每天工作11小時後,再用4小時維繫家人感情,工作與生活平衡,讓陳俊宏覺得幸福又滿足。
生命中,你重視的價值是什麼?工作成就,還是家庭幸福?好好利用最有生產力的20%時間,投資在你所重視的那80%價值,你會發現,看似短暫的20%時間,其實是用之不竭的。別讓低價值的事物分散了注意力!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《經理人月刊》1月號